常见数学误区---国际学校篇
国际学校是以英语为母语,所以课程也是用英语去教授,所以能看到国际学校入学考试数学卷区分中、英文卷,就要求学生在入学前掌握相应专业的词汇,不然可能会出现理解不准确的情况。
这也就出现了另一个问题:都听说中国的数学非常难,更考察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国际学校数学简单多了,但为什么英语还不错,数学成绩就是提不上去?这其实就陷入了国际学校学习的思维误区里!
国际学校数学常见误区:
1、国际学校数学比较简单
部分时间段西方的数学确实比中国的数学难度低,但是这仅仅是在低年级阶段,达到高年级后,学生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基本差不多,也就不存在西方容易中国难的说法了。
再者来说,即使西方数学简单,并不意味着国际学校数学简单。很多国际学校的小初阶段,数学教学都是采用国际课程教材和国内教材相结合的方式,进入高中才是进行国际课程学习。
国际课程涵盖的知识点范围很广,并且可能涉及很多大学的知识点,更强调实际运用,更加灵活具有针对性。
深度没有传统数学难,但是广度上还是让不少国际高中学生头疼。
2、把英文数学翻译成中文,一定可以搞定
回忆一下,孩子有没有产生过这样的心理:入读国际学校后,数学搞不定,那一定是语言不同的关系,如果换成中文后就好了。
虽然数学能力与语言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英文数学更加看中思考的过程,需要大量的阐释和论证,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数学的英语思维能力,并将数学结果用英语语言去呈现。
只是单单把英文数学翻译成中文数学,运用中文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答,无法真正运用英语思维,也就等同于无法适应国际学校的学习节奏。
双语模式下,如何进行数学学习?
从上面的误区解读中,可以得知,大部分家长及学生对待国际学校数学的认识不是很到位,那如何在英文模式下学好数学,也成了很多家长关心的话题。
1、做好数学专业英语词汇的积累
攻克国际学校数学难关的第一步一定是积累数学方向的英语词汇,至少数学题目的“阅读理解”要把握清楚,条件是什么,问题又是什么。无论已经就读国际学校还是将要就读国际学校,都可以从数学专业英文词汇入手。
2、整理常用公式、进行专题总结
国际学校数学不是很难还有一方面原因是西方教育模式下更多地倾向于“扬长”,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有天赋的孩子挑选出来,所以国际学校分层很明显。
一般课程是适合大众的简单考试,当然也会有为专长生设置的数学难度测试,如果想要申请理工类见长的海外名校,那数学就要往精进方向发展。
数学学习其实是有迹可循的,对数学的知识点进行深度梳理,才能加强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更加轻松。
3、通过难题进行思维训练
乍一看,这个方法好像不适合国际学校,上面不是总结了么:范围广,深度浅?为什么还要拿难题练手?
正因为前期数学数学难度没有很高,部分学生会渐渐变懒,得出结论后就不再去深究问题的根本,这样对后来的高阶数学学习很不利,于是就出现了后期数学学习越来越吃力的情况。
也不是说一定非要抱着非常难的题目去死啃,而是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自主探索意识。